1957年《罗马条约》签订时,西德就作为创始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(欧盟前身)。统一后的德国更成为欧盟经济引擎,2023年贡献了欧盟预算的25.2%(欧盟委员会数据)。但德国与欧盟的关系绝非“简单隶属”——比如2015年难民危机时,默克尔单方面开放边境的决定直接影响了欧盟整体移民政策,这种“反向操作”恰恰证明德国在欧盟内的话语权。
【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】
总有人把“欧元区”和“欧盟”划等号。德国虽然是欧元区19国之一,但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中,丹麦、瑞典等国就保留了自己的货币。更典型的例子是瑞士:地理上被欧盟包围,却通过全民公投拒绝加入。反观德国,不仅用欧元,连宪法都写明“致力于欧洲统一”(《基本法》第23条),这种绑定程度堪称欧盟“样板间”。
【足球场上的欧盟隐喻】
欧洲杯和欧冠联赛的参赛资格能直观解释这个问题:拜仁慕尼黑踢欧冠要靠德甲排名,而德甲积分又依赖德国足协在欧足联的表现——这就像德国通过欧盟机制影响欧洲事务的缩影。2024年欧洲杯在德国举办时,球场内外随处可见欧盟旗帜与德国国旗并列,这种视觉符号比任何政治宣言都直白。
下次再听到“德国脱欧”的谣言,不妨反问对方:知道欧盟议会第二大席位(96席)属于哪个国家吗?想深入了解的话,推荐查阅欧盟官网的“成员国义务”条款,你会发现德国连高速公路限速政策都要符合欧盟环保标准。